close

內容來自qq新聞

IPO開閘 但投資人說註冊制還遠

騰訊財經訊(江曉川)

在中國主板市場7月初因“波動較大”而“減少發行傢數和籌資金額”的4個月後,排隊企業首次公開募股(IPO)的進程得以重啟。這是證監會發言人鄧舸在11月6日例行發佈會上做出的表示。

風險投資基金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一級市場投資者,普遍對此“利好消息”表示歡迎。對於這些投資者而言,主板市場股票發行重啟將有助於拓寬其投資項目的退出渠道。

現在開閘,原因何在?

IPO暫緩的背景,是2015年6月開始的股災。針對中國股市的異常波動, 國傢主席習近平稱,“在綜合采取多種穩定措施後,市場已經進入自我修復和自我調節階段。”他並承諾“發展資本市場是中國的改革方向,不會因為這次股市波動而改變。”這是習近平2015年出訪美國前,接受《華爾街日報》書面采訪時做出的表示。

“市場規范程度提升,監管措施到位”是IPO重啟的重要推動力,信中利資本創始合夥人汪潮湧認為,監管層此前的一系列動作“向投資者發出瞭明確的信號:中國政府希望資本市場健康、規范、公正、透明地發展,這與中國‘十三五’戰略緊密相連。”

在執政黨關於中國未來發展指導性藍圖“十三五規劃”的建議中,中國將“發展天使、創業、產業投資,深化創業板、新三板改革。”同時也將“積極培育公開透明、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,推進股票和債券發行交易制度改革,提高直接融資比重,降低杠桿率。 ”

“目前市場相對穩定”,被認為是IPO重啟的重要影響因素,國資背景投資機構深圳創新投資總裁孫東升表示,“現在開放上市,不會對二級市場造成太大沖擊。”而在宏觀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,企業對於IPO重啟的呼聲強烈,這也是政策層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。

此外,有投資人對騰訊財經表示,中國政府正在全國范圍內大力推進“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”,而與關系密切的主要資本市場股票發行工作暫緩,釋放出瞭與之相悖的信號。這一號召最早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,後成為各級政府部門的重點工作之一。

“越早開放越好”,孫東升在接受騰訊財經采訪時稱,盡管IPO暫緩有市場劇烈波動的獨特背景,但“這並非市場化的方式。”汪潮湧的表述則更為直接,暫緩IPO“太過於行政化。”

自2014年年底一路走高的滬深指數,至次年6月中旬開始狂瀉,為減少股災影響,滬深交易所IPO在7月暫緩。這一暫緩,被視為背離瞭監管層正在推進的市場化改革。“市場有其規律,大傢應按市場規律辦事。”孫東升稱。

當然,也有投資人對於IPO此時重啟稍感意外。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王岑原本預計的時間是在“2016年春季”——理由很簡單:年終將至,政府及企業都處在總結階段,忙於非業務性事務,“很難有大的動作。”

“冬天的一絲暖意”?

“這是北方冬天中的一絲暖意。”對於IPO重啟,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王岑對騰訊財經表示,“有些驚喜。”

對於一級市場投資機構而言,IPO重啟最直接的利好來自於投資項目退出渠道的拓展。本土投資機構東方富海合夥人陳華偉向騰訊財經表示,項目退出獲利,機構“才敢於繼續投資。”

對此王岑說得更加直白:“在‘融、投、管、退’的閉環中,投資機構沒有項目退出,就無法在融到新的資金。”青年創業貸款率利比較信貸年息五股房屋借款

有投資人表示,“至少從量化的財務指標上來看,相較新三板企業,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更加優質。”此次IPO重啟,為一級市場投資者賺取更高的退出回報提供瞭可能。

陳華偉補充道,對於基金的出資者而言,“有效暢通的退出渠道”增強其將資金交由投資機構管理的信心,“基金募資也會順暢。”基金出資人系投資機構所管理資金的來源,多由高校教育基金、社會保險基金、上市公司及高凈值個人等擔任。

同樣,對於投資機構所投資的企業而言,其對資金的要求是有“可預期性”,汪潮湧表示,對於上市融資有時間預期,就能夠更加充分地使用資金,“若上市窗口隨意關閉,則可能錯過市場機會。”換言之,IPO進入正常節奏,一方面有利於企業發展,另一方面,也有利於投資機構的退出預期。

聽說註冊制要來瞭?

政策層在釋放IPO重啟信號的同時,也表示原有IPO規則將被修改。基金管理人在接受騰訊財經采訪時普遍認為,修訂後IPO規則,將從更多元的角度來衡量申請上市公司的現實實力及發展潛力,從另一個層面講,新的規則“可能更加寬松。”

證監會發言人鄧舸“進一步完善新股發行政策措施”的表態,引發瞭市場對於IPO實行註冊制的討論。IPO註冊制是監管層多次表態力求實現的願景之一。

證監會主席肖剛在上一次IPO重啟時稱,“IPO重啟…為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新股發行體債務協商貸款制,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做瞭準備和鋪墊。”上一次IPO重啟是在2013年11月,那次暫停延續瞭13個月之久。

“更加多元的衡量角度”是否意味著註冊制的立即實現?王岑,這位在職業生涯中歷經過多次IPO暫停的投資人更欣賞“循序漸進”的路徑。“短時間內轉向註冊制的可能性不大,高調的宣示可能會將問題復雜化。”王岑用大型火車作比,“火車要轉向,需要考慮每個車廂的狀況。”

相對於“更純粹但不現實”的註冊制,王岑希望目前的滬深兩市的上市標準“更加多元”,更多關註“商業模式、科技含量”等,不再拘泥於單純的財務指標。

此外,對於最新IPO規則中更改“新股申購預先繳款”這一習慣性流程的做法,汪潮湧表示認可,“新的做法讓‘市場擴容抽血’的壓力減小瞭許多。”

主板開閘,新三板怎麼辦?

從邏輯關系上看,新三板“並非因為主板的暫停”而興起,因而IPO開閘對於新三板“ 短期來看影響有限。”

在汪潮湧看來,主板市場與新三板市場所吸引資金的性質有別,主板“分流資金”的數量有限——前者追求一般收益,而後者“能夠承擔高風險,願意分享企業的高成長利潤。”

孫東升認為,主板市場與新三板市場所針對的企業類型各有側重。新三板服務機構“新三板學院”院長程曉明也持同樣觀點:主板市場側重於傳統企業,而新三板市場則側重於創新企業,二者互不沖突。

“新三板靈活性強”而在目前的制度環境下,“主板IPO時間長、進度慢”,影響瞭眾多企業在主板掛牌的積極性,陳華偉表示。

程曉明稱,當新三板活躍度提升,相較於主板市場,這個多瞭“做市商定價”的股權交易所,對創新企業將更具吸引力。目前新三板受制於更高的參與門檻,投資者數量較主板市場少得多。

王岑觀點有所不同:新三板市場的發展現狀,讓“部分成熟和謹慎的投資人按兵不動,等著主板市場。”此次IPO重啟,正好為這部分投資者提供瞭進入的機會——“分流資金是肯定的。”

在王岑看來,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的急劇擴張,已經將原有的“賣方市場”轉化為“買方市場”——投資人不再像新三板火爆時期那樣積極買入,而是要“精挑細選”。

截止11月6日,證監會宣佈重啟主板市場IPO當日,新三板共有掛牌公司3982傢,其中做市交易941傢,超過滬深兩市總和。截止10月份,上交所有上市公司1071傢,深交所1729傢,合計2800傢。

同時,掛牌企業增多,也讓企業質量出現分化——部分量化指標相對占優的企業將獲得大量資金追捧,而多數企業將無人問津。“新三板上被投資人看好的企業並不多,多數企業流動性不佳。”

正文已結束,您可以按alt+4進行評論

新聞來源http://finance.qq.com/a/20151107/018923.htm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stherca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